0534-2669996

Jiugong_ls@163.com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的当前位置:
3·15特辑消费者权益保护
来源: | 作者:sdjgls | 发布时间: 418天前 | 665 次浏览 | 分享到:

九/公/律/师  普/法/活/动

九公普法之3·15特辑

消费者权益保护

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



随着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到来,让我们聚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共同维护和谐、公平的消费环境。在日常消费中,消费者可能遭遇各种侵权行为,因此了解并运用法律武器至关重要!




Q1:消费者主要权益有哪些?


安全保障权

强调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利要求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


知情权

是指消费者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自主选择权

是指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公平交易权

包括获得质量合格商品、合理价格及不被强迫交易的权利。


求偿权

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有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



图片

Q2:消费者维权途径有哪些?

01

向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等机构投诉

消费者在遇到商品或服务问题,需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向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


1. 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电话投诉:拨打全国统一的消费者申诉举报热线“12315”进行投诉,通常该热线提供24小时服务,其中人工服务时段为早上9点至晚上9点,非人工时段可录音投诉。

网上投诉:登录中国消费者协会官方网站或者各地消费者协会的官方网站,找到在线投诉平台提交投诉信息,并上传相关证据材料。

现场投诉:直接前往当地消费者协会办公地点,向工作人员当面反映问题并提交书面投诉资料。

2. 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信访窗口投诉:到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设立的信访接待窗口进行投诉。

电话或网络投诉:通过拨打市场监管部门的服务热线,或访问其官方网站提供的投诉举报入口进行线上投诉。

信函投诉:也可以通过邮寄书面材料的方式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投诉时应当注意:


准备齐全的证据材料,如购物发票、合同协议、产品实物照片、聊天记录截图等,以证明交易事实及权益受损情况。

提供准确详实的投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投诉人姓名与联系方式、被投诉方名称与地址、购买日期与商品/服务详情、争议焦点及诉求。

投诉后要保持通讯畅通,以便于相关部门进一步核实情况、调解纠纷或告知处理结果。

02

通过法律援助维权

消费者在遭遇权益受损时,若因经济困难等原因无法负担法律服务费用,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律援助机构会指派律师或者其他法律工作者为申请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可能包括咨询、代写诉状、代理诉讼或仲裁等。了解当地法律援助政策,可联系12348法律援助热线详细咨询。

03

通过诉讼途径维权

消费者通过诉讼维权,通常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确认诉权和起诉条件:

消费者作为原告必须与争议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即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而权益受损。

有明确的被告,即侵权行为人,可以是销售商、生产商或者服务提供者。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例如要求退货退款、赔偿损失等,并且要基于事实和理由提出诉求。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且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 收集证据:

收集并妥善保存交易记录、购物发票、保修单据、合同协议、产品照片、维修记录、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据材料,以证明消费事实及损害情况。

3. 撰写诉状:

准备一份详细的民事起诉状,内容应包括原告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证据清单以及相关法律依据等。

4. 提起诉讼:

向具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材料。一般情况下,根据“原告就被告”的原则,消费者应在被告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提起诉讼。

5. 缴纳诉讼费用:

根据诉讼标的额,按国家规定的标准预交诉讼费用。

6. 立案审查:

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将进行立案审查,符合条件的会在法定期限内(一般是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7. 开庭审理:

立案成功后,法院会安排开庭时间,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参加庭审。在庭审中,消费者(或其代理人)需陈述主张,举证质证,参与辩论。

8. 判决执行:

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后,如果消费者胜诉,对方应当履行判决内容;若败诉方不主动履行,消费者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9. 上诉程序:

如果消费者对一审判决不服,可在接到判决书后的法定期限内(通常是15天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通过以上流程,消费者可以运用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此过程中,建议消费者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确保诉讼过程顺利进行并最大程度地保护自身权益。


图片

Q3:消费者维权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避免冲动维权,消费者如遇纠纷,请妥善保留证据的重要性,如购物凭证、合同、沟通记录等。

•不要忽视投诉、诉讼等途径时效性、不能一味忍让或者采取过激手段维权。



图片

Q4:如何防范识别各类消费陷阱?

随着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到来,九公律师特别提醒大家,在日常消费中如何防范和识别各类消费陷阱。以下是关于识破和避免消费陷阱的五项关键提示:


1. 选择正规渠道与商家:

• 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优先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正规商家,并可通过官方平台查询其信用记录和用户评价。

• 对于网络购物,尤其要注意查看商家是否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联系方式,避免遭遇“一锤子买卖”。

2. 审慎对待促销活动:

• 针对节假日和特定时段的打折、赠品等促销活动,务必详细阅读活动规则,警惕隐性条件和限制条款,如使用期限、退货政策等。

• 确认价格的真实性,对比原价与促销价,谨防虚高原价后虚假打折的行为。

3. 保留交易凭证与沟通记录:

•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消费,务必索取并妥善保存购物小票、发票、电子订单、合同协议以及与商家交流的相关证据,以便在权益受损时能够提供有力证据。

4. 关注产品信息与质量:

• 在购买前充分了解产品的特性、规格、成分、保质期等重要信息,尤其对于食品、药品、保健品等关乎健康的产品更应严格审查。

• 拆封验收货物时,检查包装完整性、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确保商品符合宣传承诺的质量标准。

5. 法律意识与维权行动:

• 增强法律意识,遇到权益受损的情况,及时拨打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或者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求助。

• 若协商无果,不要惧怕通过调解、申诉、仲裁乃至诉讼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必要时可寻求法律援助。


九公律师提醒:请广大消费者擦亮慧眼,理性消费,时刻保持警惕,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记住,您的权益值得被尊重和保护!



0534-2669996
:678X@163.COM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三八路凤凰国际6号楼1单元701